导 论 走向科学的艺术设计学
一、艺术设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/1
二、艺术设计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/2
三、艺术设计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/4
四、学习艺术设计学的意义 /6
第一章 艺术设计的本质和特征
第一节 艺术设计观的形成与演变 /8
一、中国艺术设计观的演变 /9
二、西方艺术设计观的演变 /10
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/16
一、设计的涵义 /16
二、艺术设计的特征 /20
第二章 艺术设计活动的产生与发展
第一节 艺术设计活动的产生 /24
第二节 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 /26
一、艺术设计随时代而发展变化 /27
二、经济对艺术设计的决定作用 /29
三、外在其他力量的牵制与影响 /32
四、内在自身规律的传承与创新 /36
五、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/40
第三章 设计师是设计活动的主体
第一节 设计师的含义及其素养 /47
一、设计师是从事设计作品创造的人 /47
二、设计师是具有全面知识技能的人 /49
三、设计师是具有高超设计才能的人 /53
第二节 设计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/55
一、设计师的创造精神 /55
二、设计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/55
三、创造是设计师生命价值的体现 /57
第四章 艺术设计活动
第一节 设计师的含义及其素养 /47
一、设计师是从事设计作品创造的人 /47
二、设计师是具有全面知识技能的人 /49
三、设计师是具有高超设计才能的人 /53
第二节 设计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/55
一、设计师的创造精神 /55
二、设计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/55
三、创造是设计师生命价值的体现 /57
第五章 设计风格与设计流派
第一节 设计风格 /102
一、设计风格的含义 /103
二、设计风格的形成 /103
三、设计风格的特征 /105
第二节 设计流派 /107
一、设计流派的形成 /107
二、设计流派的竞争与发展 /108
第三节 潮起潮落的西方现代设计流派 /110
一、“美”的困惑 /110
二、“装饰”的激情 /112
三、“功能”的冲动与强化 /114
四、“技术”的魅力与昌盛 /116
五、“审美”的多元性与交融性 /119
六、“和谐”“绿色”与持续发展 /125
第六章 艺术设计作品
第一节 设计作品的特性 /138
一、设计作品是人类特有的创造物 /138
二、设计作品是创意的物态化 /139
三、设计作品是 “有意味的形式” /139
四、设计作品是消费对象 /141
第二节 设计作品的构成 /142
一、设计作品的内容及构成要素 /142
二、设计作品的形式及构成要素 /146
三、设计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/154
第七章 艺术设计的类型
第一节 环境设计 /157
一、什么是环境设计 /157
二、环境设计的基本特征 /158
三、环境设计的类型 /159
第二节 工业设计 /162
一、什么是工业设计 /162
二、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 /163
三、工业设计的特征 /164
四、工业设计的类型 /165
第三节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/168
一、什么是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/168
二、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的基本特征 /169
三、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的类型 /171
第四节 信息与交互设计 /176
一、什么是信息与交互设计 /176
二、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基本特征 /177
三、信息与交互设计的类型 /179
第五节 手工艺设计 /181
一、什么是手工艺设计 /182
二、手工艺设计的特征 /182
三、手工艺设计的类型 /185
第八章 设计消费与设计批评
第一节 设计消费 /188
一、设计消费的意义 /189
二、消费·设计·产品·市场 /189
第二节 设计批评 /195
一、设计批评的内涵 /195
二、设计批评的标准 /197
主要参考书目
后记
唐济川,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,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多年,出版教材有《现代艺术设计思潮》《西方艺术设计发展史》《艺术概论》等。